 |
喷雾干燥器煤粉热风炉系统的研制(二)
|
3.3煤粉热风炉及燃烧特点 受燃烧器火焰长度等限制,我们设计的4000型以下的煤粉热风炉均采用卧式结构,炉内一般设有3个室。 3.3.1主燃烧室 从燃烧器喷人的细煤粉以悬浮状态集中在这里燃烧。空气过剩系数a设计在1.5-2.0范围可调,使室内始终保持超氧化性气氛。该室设计温度可达1300℃以上,实际操作须考虑灰熔点等因素,一般控制在略低状态。 3.3.2副燃烧室 作用是提高未燃挥发物以及气体和固体未完全燃烧物CO等的燃尽率。炉内结构设计,决定了主燃烧室的火焰流只能经90°转向,分成两股进入副燃烧室,使燃料在炉内逗留时间加长,并加强了气体扰动和空气助燃作用,使燃烧更为完全。该室设计空间不大,结构设计上主要是避免因局部气流不畅导致温度过高,造成结渣。 3.3.3混合室 从副燃烧室出来的1000℃以上的燃气,在此与配风机输送的冷风捏合,变成干燥器所需的进风温度后,送人热风管路。我们在设计时,使其具有一定的高度空间,同时起到沉降室的作用。 此外,为了加强炉内气体的振动,提高燃烧效率,在炉内还设有炉膛二次风装置,由高压风机分出的二次风,以50m/s的速度细而有力地穿过主燃烧室的火焰中心,从底部进入副燃烧室。炉膛二次风的设置,使炉膛内气体发生涡流,混合更完全,从而延长了气体燃烧时间,改进了空气助燃作用,减少化学、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。同时,炉膛二次风的设置,也是控制和提高炉内空气过剩系数a的有效手段,使挥发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达到完全燃烧。 4.与排渣、除灰有关的结构研制及效果 在煤粉热风炉系统设计上,仅解决了燃烧问题,还不能做到使系统工作连续和对产品及环境无明显影响。与燃烧问题同样重要的,还有排渣和除灰问题。 4.1炉渣处理系统 煤粉热风炉运行中,炉膛内生成的炉渣数量及其排除方式,直接影响系统工作的连续性。因此,炉体结构设计着重考虑的是减少炉内熔渣的形成,其次是排渣结构。 4.1.1排渣结构特点 在炉内结构研究上,主要集中在:降低灰渣温度和缩短灰渣在炉内的停留。 其结构特点:在副燃烧室下部设置自行排渣斗,燃尽的灰渣和来不及形成大块的熔渣靠自重落入渣斗,迅速降温,自行排出。在主燃烧室设置降温吹渣装置,建立起底部沿壁风,高速吹扫沉降的灰渣。为了提高吹渣效率,主燃烧室底部设计成向渣斗倾斜,即使吹渣装置不开启,燃烧器喷出的高速气流也能将大部分炉膛沉降物吹入渣斗。 炉膛局部结构设计上,要注意燃烧器 炉体的连接处和主、副燃烧室之问连接处等的气流流畅,避免产生涡流,使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熔渣。理论和实践都证明,这种熔渣会逐渐结成坚硬的板块并不断扩大,最终影响正常燃烧。 4.1.2排渣结构设计特点 排渣结构设计主要考虑其自动程度。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在炉膛下部加渣斗,使炉内的灰渣能自行落入斗内,靠自身重力打开渣斗下部的板阀自行泄出。其设计特点: (1)渣斗的出渣口设在副燃烧室下部。 (2)渣斗的进渣口延伸到混合室: (3)往燃烧室不设渣斗。 另外,针对热风炉可能会因操作失误出现块状结渣不能自行排出的情况,特在渣斗进口处设有人工振打机构,各炉室亦设有出渣炉门,各特殊情况的出渣和日常维护观察之用。(来源:中国干燥技术网) · 行业聚焦:
|
· 相关行业产品:
· 最新行业资讯:
· 郑重声明:
1、文章均从网络搜集转载,意在传播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常州市广博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观点,也无法对其真实性进行考证、负责。
2、如转载内容牵涉到作品版权问题,并非出于本站故意!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以更正。
3、转载文章请注明本站网址http://www.yfdry.cn/,谢谢! |
|